2023-04-23 10:29:08
面对已经开始或即将开始的移民后生活,每个人的认知、态度、感受都不相同,如果想从别人那里找到自己的生活方法也的确很难,正如小马过河,每个人的经历、背景、经济条件、综合实力各不相同……可不管怎样,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种就好,无所谓需要谁的认同,毕竟日子还是自己过,自己的日子谁也替不了,也无人来替。
我第一次听说“移民”这个词,印象很深,但无感。
那是90年代,同桌的舅舅举家移民法国(这位舅舅是清华建筑专业的高材生,2010年又举家迁回北京,据说是移民后受不了国内同学们在中国房地产风口上的飞翔,愤愤然回国的,这是后话。),于是我同桌天天眉飞色舞的对我说,就因为他舅舅要移民,家里天天吃各种欢送宴,当然他的阐述重点主要停留在“好吃”上,也就在那个时候,才让我头一次听说了还有“移民”这个词儿,再加上当时电视剧《北京人在纽约》的剧情影响,隐约知道了还有一群中国人不生活在中国,原来他们算“移民”或“移民了”。
再后来,知道“出国”并不是“移民”,而是“留学”,那也已经是几年后了,听有的同学说谁谁谁和我们这类穷三代不一样,他们不参加高考,能直接去外国上大学,现在回忆起来当时听到类似消息并无任何“羡慕”之情,因为一般那类“能出国读书”的同学普遍和我没有交集,来往寥寥,按当下的词儿形容——就是有一种“哦哦,知道了”的感觉。
上了大学,关于“出国”、“留学”、“移民”的感受频繁且深深的刺激了我。
因为,身边的人出现了“留学”或者“去了外国不回来”的现象,而且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,直到有一天我的大学女友“恋恋不舍的先我一步”去留学,并且在短短几个月后决绝的告诉我“她不回来了,且要和房东结婚了”这一突发事件的发生,我才深深的感到“出国”、“留学”、“移民”这种事儿原来离我那么近。整了半天我才知道自己还做了几个月的“留守男友”,自己还浑然不知。有过来的学长前辈安慰我说,人只要出国,就不可能不分手,离开的那一天其实你已经单身了,所以没什么伤心的。
现在想想,当时因为身居异国他乡的留学经历,拆散了多少姻缘,真的是数不过来吧。当然,今天分析来看,我觉得和当时落后的通讯设施条件也有关系,如果都像现在这样,可以随时随地的微信语音,不行的话再来段视频,想必背叛我的成本也会高一些,成功背叛的概率就会降低(扯远了,扯远了)。但无论如何,“出国”这颗种子隐隐约约的在我心底种下了。痛定思痛,伴随着香港澳门回归的大喜事,我化悲痛为力量。
我也开始联系国外的学校,,半年后有一个不知名的什么国立大学给我发来了通知书,好像是让先交学费什么的,那时候凭我的经济实力那真是一笔巨额的支出啊,于是我又开始凑钱,走亲访友的借,一时间感觉那些亲戚都想回避我了,尽管如此学费依然没有凑足,也就在同时,父亲被查出了癌症,一家之主倒下了,一个家的天塌了,我想去“外国”的留学规划也就不了了之了。
从一个文艺青年(之前我也是看海子、顾城、骆一禾,听邦·乔伟过活的),活生生的变成了自然科学技术男。虽然现在很感谢这一个“被自然科学”的过程,但当时深处其中,却真的是毫无乐趣可言,无数个悔恨的夜。记得很清楚,有一次同学聚会酒后,我半哭着对我的学长说,我这辈子走的最大的弯路就是干了“营养”。
不过说真的,在那期间倒是对“出国”、“留学”、“移民”的想法荡然无存了,每天混迹于各种蛋白质、氨基酸和抗氧化剂之间,熟稔了各类计算公式,掌握和创造了一套自己的理论方案,反而觉得这份工作挺有意思,渐渐竟然喜欢上了这个曾经让我无比痛恨的自然科学技术工作。
这一喜欢不要紧,又走过了我人生的一个十年。
客观的说,除了对工作自身兴趣外,这份工作能够给我带来的物质条件,也是我对它悠悠情长的一个因素,这一点我不能否认,因为我在喜欢这工作的同时,也开始喜欢上了钱。通过自己在工作领域的努力,我娶妻生子,直奔中产去了。
说个题外话,有时候,我上课的时候,就特别想对即将步入社会的学生说,别老听“找工作一定要选你喜欢的……”忽悠,很多时候刚毕业的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,更何况,很多乐趣、兴趣是在工作中干出来的,这就是所谓的“干一行爱一行”比“爱一行干一行”长久的道理。